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sunwz50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色娘子军》及其它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6:12:18 | 只看该作者
  3、荒山之夜、图画展览会

  TELARC发行的这张专辑似乎有些吝啬。穆索尔斯基的两首作品总时长还不到41分钟,TELARC完全可以将穆索尔斯基的其它作品作些补白

  名称:荒山之夜、图画展览会
  作曲:穆索尔斯基
  改编:林姆斯基、拉威尔
  指挥:洛林·马泽尔
  演奏:克利夫兰交响乐团
  出品:TELARC
  编号:CD-80042
  企鹅三星带花

  简介
  “所有当今同样选曲的版本,都在TELARC这张壮丽之极的录音前相形黯然地退到一边,数位纪元登场初期最伟大的成功之一……”企鹅指南以三颗星的高评价毫不保留地极力推崇此张CD的成就。
  对于这两部穆索尔斯基散发着俄罗斯式神奇玄思与感伤情怀的作品,洛林·马泽尔以其凌厉而厚实的诠释手法再加上TELARC招牌的录音技术,堪称TELARC对这位俄罗斯民族乐派大师最崇高的致敬与献礼。
  这是一张管弦乐专辑,选录的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和《图画展览会》。前一曲是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的改编版本。后一曲采用了最为流行的拉威尔改编版本,由洛林马泽尔棒下的克利夫兰交响乐团演绎。
  这两首穆索尔斯基的名作均带有一定程度的描绘性,在马泽尔冷静、直接的指挥下,令聆听者注意到音符和乐器色彩的变化多于乐曲的标题。
  克利夫兰交响乐团不愧为美国交响乐团中的“十大乐团”之一。所有成员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能力,每个成员的精湛技艺以及默契感,均能透过演奏中的每个乐段甚至每个细节展现出来。
  这张编号为TELARC CD-80042的早年(1979年)digital(数字)制作,无论铜管及乐队的演奏、舞台感及动态、音场的深宽度,都绝对是一张顶尖的管弦乐演示大碟。即使是现在,假如要选择演奏及录音的最佳版本,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这张TELARC / Maazel。
  玩音响的朋友应该都明白空间比器材更重要这个道理。一套HI - END级的音响,如果只是随意摆放在客厅中,效果肯定会受到限制。同样的,录音师在比器材、拼技术、考耳力的同时,却有一项因素无法控制,那就是空间。偏偏空间又非常重要,有一个声音好听的音乐厅,录音就已成功了一半。但好听的音乐厅,却不见得“好录音”,这往往是最让录音师伤脑筋的地方。
  克里夫兰的 Serverance Hall 音乐厅在1958年改建后,残响时间延长了,虽然声音很好听但录音师在录音时发觉不够清晰。因此将录音场地移到了CBS、LONDON / DECCA专用的Masonic Auditorium(共济会礼堂)音乐厅。此时再听马泽尔铁腕下的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演奏,无论是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样样都是那么地通透逼真。音响的总体表现体现出了三个字:亮、透、细。但此款录音不知为何,《图画展览会》的整曲没有分段,不像其它厂牌的版本,要用多个音轨将其分成“漫步”、“侏儒”、“牛车”、“罗马墓窖”等。可能是录音师想让你与乐团一起,一气呵成地将《图画展览会》完整的欣赏完吧。

  曲目
  Moussorgsky / Rimsky-Korsakov(作者:穆索尔斯基 改编:林姆斯基)
  01 Night on Bald Mountain(荒山之夜)
  Moussorgsky / Ravel(作者:穆索尔斯基 改编:拉威尔)
  02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展览会上的图画)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10-17 04:19 PM 编辑 ]

荒山之夜 图画展览会 封面.jpg (45.07 KB, 下载次数: 158)

荒山之夜 图画展览会 封面.jpg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6:19:04 | 只看该作者
  4、天国之门

  名称:霍华涅斯 交响曲《天国之门》、《夜之颂》等管弦乐作品
  作曲:霍法尼斯
  指挥:鲁道夫·威尔森
  演奏:法兰德斯音乐家合奏团
  公司:TELARC
  编号:CD-80392
  发行:1995年
  刘汉盛榜单

  简介
  本专辑是法兰德斯音乐家合奏团继上一张强片《弟兄》(TELARC  CD-80387)后,与TELARC唱片合作的第二张现代乐杰作。
  霍华涅斯是美国当代出名的作曲家,其创作量颇丰且多变化。从这张CD中,我们可感觉到东方音乐对他作品的影响。他的第六号交响曲《天国之门》由单一乐章构成,其中又以若干乐念作串连,为听者勾划出极乐的净土。
  另外收录的《夜之颂》是以生动的复音节奏为起始,最后以抒情而具空灵感作终结。
  为管弦乐而作的第7号协奏曲,是霍氏最早期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其风格偏向传统但却以非传统的器乐编制手法表现。录音方面则是采用20Bit的先进技术进行,音质绝佳。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10-17 04:25 PM 编辑 ]

天国之门.jpg (23.44 KB, 下载次数: 144)

天国之门.jpg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6:26:44 | 只看该作者
  5、夜阑人静

  “夜阑人静”,品茗赏乐,心情恬静,安享宁谧。或许是自己孤陋寡闻,从没听到过纯民乐的录音会有如此浑厚强大的低频。
  不足:时长短。因无普通版,现市场上有销的两个版本价格够劲

  名称:夜阑人静
  编曲、指挥:荀宏生
  演出:笛子 谭宝硕;琵琶、中阮 王静;二胡 辛小红;低革胡、敲击 荀宏生
  公司:New Century Workshop(HK)
  监制、录音:黄启光
  编号:NCKA005-2MM
  发行:2012年2月
  版本:K2HD 限量版

  黄启光亲自以最新Master's Match“赛母”独创录音制式重新泡制,将当年最为人所赞的发烧录音以更发烧的音乐效果展现出来,为发烧友带来更高层次的发烧录音享受。把Audio Xact Master's Match“赛母”献给每位音乐音响发烧朋友音色的清晰纯厚程度表现极为像真,令中外发烧友赞誉不绝。

  马濬:三不一得
  如果你只听效果及爆棚的东西,你不要买这张CD。
  如果你是缺少音乐细胞,只听喧闹的东西,你不要买。这里没有噪音。
  如果你的个性是热闹——埋堆一族,你也不需要买这张片,这里也没有红灯绿酒的感受。
  如果你会有时静下心来,独处一室时,想有一刻悠闲,一刻清静,舒一身累气,舒一日的戾气时,你听听这张百分百的音乐录音,你会顿时觉得到底人生是美好与高尚的,你会获得无比的恬静、宁谧。
  KK黄的录音应以这张为代表作。

  简介
  红极一时的香港著名录音大师黄启光的大作,最是适合“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时聆听。
  这是一张纯粹的“发烧”专辑,内容则是香港一班中乐高手用民乐演奏的比较文静的中国乐曲,适宜夜阑人静时独自细细品尝。
  本专辑的二胡与中阮录得最够立体感,录音师黄启光确实本领非凡。音乐虽然也选择了些大众耳熟能详的曲目,如“杨翠喜”、“渔歌晚唱”、“禅院钟声”、“流水行云”、“胡不归”等可听性极高的民乐作品,但总体而言都是为了展示录音技巧的需要。因此在这张唱片里我们可听到非常清晰的定位,非常宽阔的音场,非常通透的高音,非常浑厚的低音还有非常明显的乐器质感,足以比美任何最靓的外国天碟。
  《夜阑人静》是香港资深的发烧录音师黄启光先生一手制作而成,是九十年代最受发烧友爱戴的天碟录音,以最传真、最靓声的录音效果,将二胡、洋琴、笛子、琵琶、中阮、低革胡及敲击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中国乐器,一一收录下来。音色的清晰纯厚程度表现极为像真,令中外发烧友赞誉不绝。演奏的曲目全是历来最经典的中国传统乐目,首首耳熟能详。可听性极高,令人百听不厌。
  从HI - FI角度而言,这真是世界级录音,称其为“天碟”毫不为过。低音厚实,高音清脆,乐器的结像力和细节,乐器周围的空间感,乐器的前后层次,全部都足以比美任何最靓的外国天碟。内容则是香港一班中乐高手用民乐演奏的比较文静的中国乐曲,适宜夜阑人静时独自细细品尝。此碟的二胡与中阮录得最够立体感,录音师黄启光确实本领非凡。
  顾名思义,这张CD中没有爆棚,没有刺激,有的只是恬静与宁静,真正中国式的Soft Music(轻柔的音乐)。
  从曲目上看,是清一色阳春白雪的中国民乐作品。从《禅院钟声》到《渔歌唱晚》;从《雷锋夕照》到《行云流水》……似乎有点曲高和寡。但好在香港录音师黄启光在音乐的编配处理上融入了西乐音响的理念,从而以绚丽的色彩、盎然的韵味一扫现代发烧友对传统中国民乐高音逊色、低音缺乏、中频单薄的成见。此碟音响上的奇妙之出在于,它虽没有凌厉的动态,庞大的场面,但低频效果却惊人。
  说来叫人难以想像,二胡、扬琴、笛子和低革胡等中国乐器组成的内容,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低频?这可能与黄启光精湛的录音技术及其使用的Cello, Cardas, Ha等高级录音设备有关。竭力向你推荐本片第6首《迷离》。此曲堪称民族音乐精粹现代化的典范,更是HI - END级发烧友试机的保留曲目。

  目录
  01 杨翠喜
  02 红烛泪
  03 渔歌晚唱
  04 禅院钟声
  05 雷峰夕照
  06 迷离
  07 流水行云
  08 胡不归 - 梁渔舫
  时长:33:19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10-17 04 PM 编辑 ]

夜阑人静.jpg (40.29 KB, 下载次数: 146)

夜阑人静.jpg
44#
发表于 2012-9-13 07:57:30 | 只看该作者
《夜阑人静》是张非常好的专辑,不单选曲好听,录音也是相当好,感谢推荐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7:59: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2-9-13 07:57 AM 发表
《夜阑人静》是张非常好的专辑,不单选曲好听,录音也是相当好,感谢推荐
凡音兄早!确实是张民乐的好碟,就是价格不太亲近……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8:07:29 | 只看该作者
  6、莫扎特:小夜曲集

  名称:莫扎特 小夜曲集(2CD)
  指挥:卡尔·伯姆
  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
  公司:DG
  编号:453 076-2(CD 1:453 077-2;CD 2:453 078-2)
  录音:1971(K.239、320)、1972(K.250)、1976(K.525)
  企鹅三星

  简介
  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是从交响曲、巴洛克组曲以及协奏曲发展而来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这些作品融合了交响曲色彩多变的特点,继承了巴洛克组曲中的舞曲传统。
  虽然这种曲式并非莫扎特所首创,但他却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将其发扬光大。换而言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天才作曲家所写下的那几部优秀的小夜曲和嬉游曲,才使得这一类曲式逐渐摆脱了默默无闻的地位,得以成为古典音乐曲式中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之后的许多作曲家,诸如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等都谱写过优美的小夜曲。虽然创作本意和背景与前辈迥异,但在风格上多少有莫扎特的影子。
  本片的录音全部完成于70年代,是公认的莫扎特权威——卡尔·贝姆晚年的精彩力作。由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的著名录音,演录俱佳,值得收藏。
  “企鹅”评价给予三星。《企鹅指南》认为:贝姆1971年与柏林爱乐的《邮号》小夜曲录音“十分地清新,演奏格外地精粹、温暖”。担任长笛演奏的是当今如日中天的詹姆斯·高威。
  最受乐迷喜爱的莫扎特《小夜曲》录于1976年。《企鹅指南》认为:维也纳爱乐在这里的演奏非常突出。他们以较人性化、充满透视力的省察,将莫扎特音乐中的微光隐隐透出,使人如沐春风。柏林爱乐所演奏的《哈夫纳》小夜曲则以细致、温暖而充满高度技巧的手法,展现出亮丽而豪华的莫扎特。
  这套唱片所收录伯姆指挥的莫扎特四首小夜曲,除《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那首,乐队为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外,其余三首包括著名的《月下小夜曲》、《哈夫纳小夜曲》,以及《“邮号”小夜曲》,皆为柏林爱乐乐团演奏。
  相形之下,柏林爱乐的表现如吞吐万状而畅达无遗,使人在兴会之际有淋漓尽致之感受。
  莫扎特这些小夜曲,应该说都是属于他嬉游性质的那部分作品,是在他创作灵感汩汩而至时的佳构杰作,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大约也足以用来作比喻。
  当然伯姆的手法是精致而优美的,简直把莫扎特的每一个音符都“炼”得精美之至,然而整个作品在气势上表现得挥洒自如,这就使音乐不仅仅以圆熟之美来呈现,而且在整体上具备了一种开阖阴阳之美,音乐织体是精致丰茂而呈现出十足的活力。
  柏林爱乐在这里有着兴致勃勃而丰神俊朗的表现,这只要从《月光小夜曲》(K.39)中那些弦乐器们相互交谈时那种充满了兴奋和活泼情形中,分明就能感觉出来。
  而《邮角夜曲》(K.20)和《哈夫纳小夜曲》(K.250),表现得真像是一幅幅气势恢宏、光彩熠熠的莫扎特时期的大型风俗长卷,鲜明生动的细节部分被精心连缀成一气,林林总总的形象依次登场而互为映衬,令人几乎目不暇接。对于莫扎特这种把宏大场面塑造得栩栩如生的手段,伯姆历来就是深有体会的。

  曲目
  CD 1:
  01 - 04 G大调弦乐小夜曲
  05 - 07 月下小夜曲
  08 - 14 驿号小夜曲
  CD 2:
  01 - 08 哈夫纳小夜曲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10-17 04 PM 编辑 ]

莫扎特:小夜曲集.jpg (30.21 KB, 下载次数: 151)

莫扎特:小夜曲集.jpg
47#
发表于 2012-9-13 18:29:38 | 只看该作者
在网上试听过夜阑人静,感觉在配器上不及《FIM 秋思幻想曲 李炜 古筝 宋飞 胡琴 》动听。
民乐配器非常重要。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7:46: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9-13 06:29 PM 发表
在网上试听过夜阑人静,感觉在配器上不及《FIM 秋思幻想曲 李炜 古筝 宋飞 胡琴 》动听。
民乐配器非常重要。
看各人的口味了。
49#
发表于 2012-9-14 20:40: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张碟,刚好我都有听过。李炜之《秋思》,咋一听音效还是很能打动人的,但混音比较严重,听多了就不舒服了;《夜阑人静》一碟音效处理虽不像《秋思》那般突出,但表达的意境却要更加到位,平衡性要好。至于配乐就各有所长,喜欢哪种确实因人而异了。
50#
发表于 2012-9-14 20:50:01 | 只看该作者
启凡兄又来“长篇小说”了,盼望已久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4-29 01:40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