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730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一篇深入揭示发烧友真正心态的好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31 09:5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玩 音 响 不 是 为 了听 音 乐




刘志仁




音响传媒的主要读者自然是音响发烧友,从中国有音响传媒那一天起,他们就向其读者灌输一个观念:“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买好的音响是为了能更好地听音乐”,“音响只是器材,听音乐才是目的”,但很遗憾,这不是事实,就我的观察,大多数买发烧音响的发烧友,玩音响才是目的,音乐不过是测试音响的一个手段。真正买发烧音响回家听音乐的发烧友是非常少的。
当虚伪成为一种文化的时候,音响媒体的做作,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个音响的发烧友,完全可以袒露自己的观念,不用跟着潮流做秀。
音响只是一种技术,音乐才是艺术。艺术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没有思想的音乐,只能叫音效。相对于西方的文明,中华民族偏偏就是一个思想贫乏的民族,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专制的社会制度使中华民族的思想进入了单一、禁锢的状态,最先指出中国社会处于停滞、静止状态的是英国人亚当.斯密。他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认为“许久以前,它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指出,中国“今天的法律、风俗、习惯,甚至那些无关紧要的习惯,如衣服的样式,和一千年相同”。黑格尔认为:“中国和印度始终是停滞的,甚至至今依然维持着一种自生自灭的存在。”19世纪英国思想家J.密尔指出:中国人“几千年来原封未动”,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压制个性,“使一族人民成为大家都一样、让大家用同一格言同一规律来管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墨家“尚同”的思想主张。
思想的贫乏,带来的是表现手段的贫乏,中国的乐器相对于西方的乐器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劣势。中国人对音乐方面自古以来就不大重视,留下来的作品少之又少,跟西方大量的古典音乐作品相比,差的就更远了。现在玩音响的人,多是看着八个样板戏,听着“万岁,万万岁!”的口号而长大的,根本没有受过音乐的教育,更没有受过音乐环境的熏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人才辈出,但在音乐方面也是没有什么建树,倒是出了几个知名的演奏家;学校开始重视音乐的教育了,但社会又一切向钱看了,家长用一百元一小时的学费,让小孩学钢琴,多是希望小孩能考一个什么级,将来考名校的时候,好多一个筹码。
人们为什么要买音响?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是想炫耀财富,有的人是想听美妙的音乐,有的人是想找电影院的感觉,有的人是想找一个人有我有的家用电器,有些人是想找一个会发出声音的家居饰物。。。。。。。。但音响发烧友买音响就是为了玩音响。(音乐发烧友不是本文讨论的对象.)
玩音响有很多种玩法,有人追求低音的量感,有人追求中音的饱满,有人追求高音的透明,有人追求音场的展现,有人追求名牌,有人喜欢DIY,有人追求外形高大威猛,有人要求小巧玲珑┄┄ 不同的需要带来不同标准,这成了对发烧音响有不同要求的发烧友经常争论的地方:什么才是好音响?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自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这也正是发烧音响的魅力所在,每个发烧友都有理由认为,自己的音响是很好的或正在打造很好的音响。
很多音响发烧友花在选音响、买音响、调音响、摩音响的时间远比用音响听音乐的时间要多,音响吸引他们的是其技术本身,并非音响还原的对象。
    音响发烧友喜欢听录音中的失误,椅子的移动声、纸片的落地声;飞机起飞时的声音、大炮发射时的响法,打碎玻璃杯的声音是听音响的动态、频宽和应变速度;人声、弦乐是听音响的分析力和音色冷暖;青蛙的叫声、古琴的断弦,是听器材对细节的表现;凡此种种,发烧友的兴趣全在音响反映声音的能力上,为了满足追求完美的心理需求,他们把音响器材、线材、甚至脚架,不断地更新、提高、完善,成为发烧音响器材最忠实的消费者,正是这些音响发烧友的存在,使到古老的音响行业不至于淹没在数码的海洋中。
音响发烧友为什么要玩音响呢?而且玩音响的人为什么绝大多数是男性呢?很多玩音响的人可能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俄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一个被世界普遍认同的人类五层次需要论,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那自我实现些什么呢?显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在男性群体里,在男性荷尔蒙的影响下,身体里有一种天然的征服需要,每一个男性,都希望能够拿出一样东西,得到他所处的群体的人普遍认同和羡慕。虽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道德观念下,表现出来的形式和程度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并不能消灭这种欲望,因为这是男性本能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由社会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生物性决定的。而玩音响,只是成千上万种表现这种需要的手段里的一种。但是由于发烧音响本身的特殊性,在张扬和含蓄之间有一个适合成熟男人的度,这是其它东西难以取代的。
不懂音乐不是你的过错,那社会的错,教育的错,你完全可以不懂什么是音高,什么是音准,什么是声部,什么是复音,但这并不妨碍你玩音响。
大胆地说吧:“我在听音响,不是听音乐!”
这并不会低人一等,不是听音乐才是高尚的,听音响同样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
2#
发表于 2008-10-31 12:20:2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结合中国人文、历史的好文难见啊。。

这个作者说的基本符合国内的情况,中国历史自古以来到近代都是一个推翻重来的历史,传承的东西几千年未变,不是因为是最好的,而是因为符合历代统治的利益而已,中国是一个善于破坏和重建的民族,艺术在中国只是属于附庸,且推翻一个朝代后,基本文化也是重来,现在流传下来的民乐多是以前民间流传的而已。。毕竟在过去大家都在为吃饱而劳作、时不时还有几个吃不饱的出来造反,谁会去注意艺术方面呢?。。。国人不喜欢商量和协商,都习惯看上面的意思上面也是自己说了算,设计行业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做东西首先不是因为设计师需要做到什么效果和设计师自己的理想的实现,而是看市场和老板需要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可以赚钱而已。。音响行业同样如此,十几年前那种喜欢追求两端对比的刺激音效,到后来全部突出中频的模仿英国声,到现在也不知是啥特点的,感觉就是中庸。。。许多器材你听觉得觉得很不错从音效说,挑不出啥毛病,比如高频也很细腻啊,声音分析力也很好什么的,但似乎就是差一种感染力。。。呵呵话题扯远了。。。。

其实不管音响发烧还是音乐发烧也好,都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心中那存在的能让自己去满足和回忆的东西。。。共同点都是烧钱的爱好。。。哈哈。。。


音响只是一种技术,音乐才是艺术。艺术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没有思想的音乐,只能叫音效。这句话比较赞同。。。
3#
发表于 2008-10-31 12:43:17 | 只看该作者
从音响行业的角度来说,只有音乐发烧友是养活不了这么多制造商的.至于说高尚的生活方式,玩音响对此没有什么影响,不需要拔高到这个层次.
4#
发表于 2008-10-31 23:18:3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玩音响与玩音乐都无所谓,各取所需,自己喜欢就好,根本没必要去探讨孰是孰非;按照作者的说法,现在听网络音乐的80后或者90后才是真正的听音乐?我们这帮人是否该仿效他们?真要那样刘老板现在就要关门喽,所以不管音乐发烧友也好,抑或音响发烧有也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作者的这篇文章最终想表达的恰恰就是自以清高,你们都是伪君子,哈哈,得罪得罪
5#
发表于 2008-11-1 10:54:23 | 只看该作者
yudeanwu兄说的有理,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音响从一开始的宗旨肯定是为了音乐而生的,而现在重音效而轻音乐的发烧友的出现是市场形成以后的衍生物,喜欢什么没有对错而言,但是什么东西都有其本源,喜欢音乐的朋友可以多了解音响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系统的能力,而喜欢音效的朋友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接触来发现更多的趣味,为什么要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呢?
6#
发表于 2008-11-1 14:37:34 | 只看该作者
对文章某些观点认同:"音乐才是艺术"这点我与Z版的看发相同,至于其它,是玩音响的心态表现,各人对音乐的认识及把玩的出发点不同,心态就不同,就因人而议了!
7#
发表于 2008-11-1 17:55:49 | 只看该作者
到底什么叫做艺术?我想很难去界定,有篇博客的文章讲得就非常客观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少数人的专利,还是属于大众的??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是不是就是没有几个人欣赏的艺术??艺术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这个问题已经困惑人们几千年了,我们不知道答案,但最起码可以说艺术是没有界限的,不分什么高雅和低俗。
     所谓艺术,无非就是普通人欣赏不了的一种东东,什么东西一旦达到普遍的程度,就不叫艺术了。能够让觉得赏心悦目的,能够感觉身心愉快,让我觉得看作品是享受的时候我就把它称之为艺术品。 总之呢,我觉得,艺术应该为大众服务,不为大众所承认的艺术其存在的意义是有限。不管是俗与雅,你喜欢的尽管把它称为艺术就是了。
     艺术因为美而存在。美是艺术的精华。
     原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原于生活而超越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4-28 05:28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