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音乐情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波西米亚与捷克音乐家(2021年9月24日更新;杜塞克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0:01:16 | 只看该作者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史达克_戴维斯指挥班贝格交响乐团和美国大提琴家林恩.哈雷尔版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7-7-10 04:01 PM 编辑 ]

(62.95 KB, 下载次数: 243)

(47.31 KB, 下载次数: 257)

82#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0:02:27 | 只看该作者
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希夫版  切利毕达凯指挥慕尼黑交响乐团和卡萨尔斯版、哈雷尔版(阿什肯纳齐指挥爱乐乐团)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8-2-22 11 AM 编辑 ]

(62.89 KB, 下载次数: 229)

德沃夏克大协 希夫大提琴 切利毕达凯指挥慕尼黑交响乐团

德沃夏克大协 希夫大提琴 切利毕达凯指挥慕尼黑交响乐团

(92.42 KB, 下载次数: 252)

(47.53 KB, 下载次数: 236)

(66.19 KB, 下载次数: 233)

83#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0:09:15 | 只看该作者
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录音:1.   阿尼格罗大提琴  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克莱伯。   2.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   高迪耶 .卡普松大提琴

(112.83 KB, 下载次数: 267)

德沃夏克大协 阿尼格罗大提琴 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克莱伯

德沃夏克大协 阿尼格罗大提琴 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克莱伯

(62.67 KB, 下载次数: 241)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高迪耶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高迪耶
84#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0:37:45 | 只看该作者
大概1990年我在北京路“外文书店”二楼购买了一张非常难得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录音;由被誉为“贵妇人的大提琴”的女大提琴家扎拉·纳尔索娃(Zara Nelsova)演奏大提琴,她的录音非常罕见。扎拉·内尔索娃是20世纪大提琴女皇,卡萨尔斯和费尔曼的学生。内尔索娃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她诠释中所展现的高贵气质、优美而富有表现力的琴声、艺术性和技巧,以及极为精确节奏。当时买这张CD时时“纸皮版”的,想不到演录如此精彩。出版的“MMG唱片公司”( Maybach Music Group)后来并入了阿特兰大唱片公司,而据说Maybach Music Group后来专事说唱类录音,基本上没有古典音乐的录音了,所以这张CD 显得尤为珍贵。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8-2-23 04:27 PM 编辑 ]

(96.05 KB, 下载次数: 249)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寂静的森林 回旋曲 斯美塔那 被出卖的新娘 扎拉大提琴 瓦尔泰尔指挥圣路易斯交响乐团 ...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寂静的森林 回旋曲 斯美塔那 被出卖的新娘 扎拉大提琴 瓦尔泰尔指挥圣路易斯交响乐团 ...

(104.68 KB, 下载次数: 267)

85#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0:39:0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女大提琴家扎拉·纳尔索瓦(Zara Nelsova)的网上资料:
素有大提琴皇后之称的扎拉·纳尔索瓦1918年12月23日出生于加拿大维尼贝格(Winnipeg)一个俄国音乐家庭。他的父亲格里高·纳尔索瓦是一个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长笛演奏家,祖父则是歌剧演员。受到切尔尼亚夫斯基家庭三重奏的启发,格里高鼓励三个女儿学习不同的乐器,以便组成三重奏一起演奏:大女儿伊达学习小提琴,二女儿安娜弹钢琴,小女儿扎拉拉大提琴。很快扎拉便拜师于匈牙利名家Dezso Mahalek(D.Popper的学生)门下。两年后她就和姐姐以“加拿大三重奏”的名义登台表演了。一些资深的英国音乐家在马尼托巴(Manitoba)音乐节听到了纳尔索瓦姐妹的演奏后深感震惊。后来作曲家本杰明·达利(Benjamin Dale)一再要求格里高将她们送往伦敦学习,在一个基金会的帮助下,1928年纳尔索瓦举家迁往英国,扎拉进入伦敦提琴学校跟随赫伯特·瓦伦(Herbert Walenn)学习。 姐妹花1929年首次亮相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引起广泛关注,三重奏组也开始忙于举办音乐会和制作广播节目,足迹远至北非、南非和澳大利亚,事业蒸蒸日上。其中扎拉尤为出色,1930年3月扎拉为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演奏;1931年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乐队合作演出;1932年,年仅13岁的扎拉便在马尔科姆·撒金特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演奏了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次年,他在伦敦的帕拉斯歌剧院Palladium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1935年,格里高夫妇移居澳洲,但三重奏组还是以伦敦威据点继续演出,后来两个姐姐双双病倒,纳尔索瓦就以自己的独奏音乐会养家糊口。1936年,她在威格莫尔音乐厅首次以独奏家身份亮相,演出了弗朗克的奏鸣曲等曲目,好评如潮。 二战爆发后,姐妹们回到加拿大,四重奏也名存实亡。扎拉进入多伦多交响乐团,1940-1943年出任乐团大提琴首席。同时她也与美国乐团开展重要合作.1953年,纳尔索瓦加入美国籍。之后她跟随雷戈尔·皮亚蒂戈尔斯基学习,并以他为终身仿效的楷模。但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艾曼纽尔·福厄曼,虽然福厄曼教她的时间不长,但传授给她的技艺极为宝贵。即使是在许多年之后,纳尔索瓦还说:“甚至是现在,也没有一场音乐会我不会感到福厄曼的存在。” 皮亚蒂戈尔斯基帮助扎拉准备1942年在纽约市政厅的独奏音乐会,他还在小厅开了一场无伴奏音乐会,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扎拉也没有忘记室内乐,他与加拿大小提琴家凯塞林·帕罗、作曲家欧内斯特·麦克米伦担任钢琴伴奏,组成新的加拿大三重奏团,尽管重奏团只维持到1945年,而且巡演也寥寥无几,但在当时通过一系列音乐会和广播节目而颇具影响,她就得以和麦克米伦在二重奏中搭档。 战后纳尔索瓦写信给隐居在法国阿尔卑斯地区Prades的卡萨尔斯,希望得到他的指导,卡萨尔斯记起了她,邀请她在1948年与自己同住了6个星期。那是一段值得她坚持以恭敬和兴奋的心情回忆的经历:“他教会我展示自我本色”。 很少有大提琴家能够像纳尔索瓦那样成为一部作品的代言人,典型的犹太主题作品布洛赫的《所罗门》(又称《希伯来狂想曲》)在纳尔索瓦手指展现出高贵的气质和饱满的情感,这与其在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跟随作曲家本人研究并录制这首作品不无关系。纳尔索瓦在舞台上英姿飒爽,音乐会中她的琴声总是很有气势,令人印象深刻。虽为女性,但左右手在琴上都显示了很强的力量,手指非常灵活。你能从她的唱片中听出明显的福厄曼的影响——同样保持揉弦的方法使得她发出的声音不可忽略。1962年起便在纽约朱丽亚音乐学校和鲁特格斯大学等机构从事教学活动。纳尔索瓦2002年10月10日去世。纳尔索瓦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纳尔索瓦又与安切尔为Decca灌录了《所罗门》,或许这是她的最好的录音,补白的是《荒野之声》。50年代还录制了贝多芬的《鬼魂四重奏》;她为Decca灌录的德沃夏克、圣-桑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的奏鸣曲的LP也成了畅销大碟。 纳尔索瓦生活充实,事业成功,她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曾有过的辉煌永远值得怀念。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8-2-23 04:25 PM 编辑 ]
86#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0:42:06 | 只看该作者
弱弱地说一声:当年买到这张“纸皮版”CD仅用了10元,聆听发现演录令人难以置信嘀好!原来是大师的演绎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7-6-3 10:43 AM 编辑 ]
87#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7:34:57 | 只看该作者
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俘获了众多的大提琴演奏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心。连德沃夏克自己也为之动容,对于他的协奏曲第一乐章一开始由单簧管引出的第一主题,他是这样说的:“每当我演奏它的时候,常常为之感动”。

(98.08 KB, 下载次数: 237)

德沃夏克 大协 朱利安.韦伯 诺依曼指挥捷克爱乐

德沃夏克 大协 朱利安.韦伯 诺依曼指挥捷克爱乐
88#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7:36:05 | 只看该作者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丹尼尔 沙弗兰版


89#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7:36:40 | 只看该作者
大提琴家丹尼尔.沙弗兰Daniil BorisovichShafran 於1923年01月13日出生於而过圣彼得堡的佩卓格勒(Petrograd)。他的父親鲍里斯.沙弗兰是当时列宁格勒爱乐(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首席大提琴家,母亲則是一位钢琴家。他六岁的時候,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习大提琴;两年后师从Alexander Shtrimer。九岁时(1932年)便进入列宁格勒音乐院(Leningrad Concervatory)学习,同一年隨後亦舉行了他生平的第一次公开演奏,曲目是波佩尔的作品:《纺车》与《精灵之舞》。十四岁时(1937年),虽然低于參加年龄的限制,他还是经评审委員的核准参与全苏联音乐大赛(USSRAll Union Competition),并获得首奖;获得的奖品是1630年制造的阿玛蒂大提琴(Antonio Amati cello),而后的演奏生涯中,他一直使用着这一把大提琴。
1943年时,他成为莫斯科爱乐协会(Moscow'sPhilharmonic Society)的一員,這也是他一生密集演奏生涯的开始。他曾兩次与罗斯卓波维奇同获大赛头奖,
分別是1949年在布达佩斯的世界民主青年音乐节(WorldDemocratic Youth Fstival),以及1950年在捷克布拉格的国际Hanus Vihan紀念音乐大赛(Hanus Vihan Memorial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1954年,沙弗兰与卡巴列夫斯基本人合作其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的录音,而這份录音的成功,使得卡巴列夫斯基再写了《第二大提琴协奏曲》題献給他;這首《第二大提琴协奏曲》直到1965年01月15日,才由作曲家本人及沙弗兰合作举行首演,並完成此曲的首度录音。除了卡巴列夫斯基,沙弗兰也曾与其他作曲家合作演出,像是哈恰图良与肖斯塔科维奇,而他也和肖斯塔科维奇本人合作,留下其大提琴奏鳴曲的录音。

1960年,Shafran首度在卡耐基音乐厅登台演奏,曲目是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這場演奏會的成功,使得RCA邀请他在錄音室录下(可能是)他的第一份立体声录音,曲目是舒伯特的《阿佩乔尼琴奏鸣曲》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大提琴奏鳴曲。他在1974年起擔任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的大提琴組評審委員。他也曾改編肖斯塔科维奇的中提琴奏鳴曲,並在1975年首演这部改編作品。1997年02月07日于俄罗斯逝世。
90#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7:43:0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认为布拉格是“欧洲仅次于维也纳的音乐之都”说法的网络信息:
  说到欧洲的历史音乐名城,古典乐迷们的第一反应无疑是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之都"早已闻名遐迩,地位无可撼动。至于还有哪一座城市有资格名列其后、位居次席,这却是一道见仁见智的问题,答案或许可以包括--同属维也纳的萨尔兹堡;德国的莱比锡、德累斯顿、慕尼黑;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法国的巴黎;俄罗斯的圣彼德堡乃至欧洲歌剧中心意大利的许多城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地方--布拉格,它正是笔者的个人选择。
   布拉格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声誉是与德沃夏克、斯梅塔纳、苏克、诺瓦克这些捷克历史上著名作曲家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马勒、斯特劳斯家族之于维也纳。进一步追溯历史我们还会发现,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历程中,布拉格同样曾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曲家曾先后三次造访这座城市,他第三十八号交响曲的别名是"布拉格",甚至出于对这座城市以及市民的喜爱,特意为她创作了歌剧《唐璜》,并将首演放在了迪尔剧院(今布拉格国家剧院)。因此曾出现这样评论:"有高度音乐修养的捷克观众,尤其是布拉格观众,比维也纳人更能欣赏莫扎特的天才"。事实上,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与奥地利毗邻的捷克,一直是欧洲各地作曲家所向往并关注的音乐重镇,除了莫扎特之外,贝多芬、帕格尼尼、肖邦、柏辽兹、瓦格纳等人都曾在此处留下过足迹、展现过才华。布拉格曾被称之为"小维也纳",这决不是浪得虚名的。
   昔日的波西米亚王国都城,如今是捷克共和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无可替代的文化中心。难能可贵的是,数百年来无论政治格局如何风云变幻,历经沧桑的布拉格老城,始终保持着古朴典雅的气质并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魅力。在建筑领域,由于捷克人对遗迹保护怀有一份特殊的执著,以至于布拉格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整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命名对象。而在艺术领域,史于1946年、迄今拥有超过六十年历史的"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早已凭借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艺术号召力在全球范围内声名远播。而平日里,布拉格每天的音乐演出同样丰富多彩且门槛低廉。本文所着重介绍的捷克爱乐乐团,正是每年"布拉格之春"最主要的一支演出力量,也是如今布拉格众多艺术团体中,历史最为悠久、水准最为出众的一大艺术品牌。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7-6-6 07:49 AM 编辑 ]

DSC02808_conew2.JPG (144.74 KB, 下载次数: 280)

DSC02808_conew2.JPG

DSC02805_conew2.JPG (137.25 KB, 下载次数: 271)

DSC02805_conew2.JPG

DSC02708_conew2.JPG (173.89 KB, 下载次数: 277)

DSC02708_conew2.JPG

DSC02791_conew2.JPG (139.78 KB, 下载次数: 286)

DSC02791_conew2.JPG

DSC02785_conew2.JPG (148.47 KB, 下载次数: 269)

DSC02785_conew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4-26 11:28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