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92039|回复: 179

我的古典音乐C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 0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维瓦尔第12首小提琴协奏曲“异乎寻常”
编号:444 821-2
CD照片 009.jpg
La StravaganzaOp.4”(“异乎寻常”或翻译成“奇异协奏曲”)12首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714年,题献给Vettor Delfino。是为独奏小提琴、弦乐和通奏低音而作,但在某些乐章中却要求其他乐器的独奏,比如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也许这就是它被称为“奇异”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1: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维瓦尔第: 里拉琴 - 12首小提琴协奏曲
编号:448 110-2
CD照片 010.jpg
维瓦尔第出版的最后一组小提琴协奏曲集,作品编号九,共包含十二首作品,后半部数首作品的精彩程度足以媲美维瓦尔第另一首包含「四季」的作品—「和声与创意的竞奏」。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2: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维瓦尔第的《四季》
编号:414 486-2
CD照片 011.jpg
维瓦尔第在《四季》里,用弦乐创造出了丰富的效果与娱乐特质,令人叹赏不已。曲中的意象——春天的小鸟`夏天的雷雨`秋天的猎人和冬天的冰雪,鲜明生动。维瓦尔第为每首协奏曲各写了一首十四行诗,作为乐曲说明:
《春天》 以鲜亮的E大调赞颂“愉快的鸟鸣”声,不时被“当微风转变成一阵短暂的暴风雨”打断。在缓慢的乐章中,有一个牧羊人在“繁花盛开的怡人的草地”上睡觉,旁边则有狗吠声(中提琴独奏)。终乐章中,山林仙女们跳着优雅的基格舞曲,太阳也从云的背后露出脸来。
《夏天》 带着正午烈日的酷热到来,太阳光以具威胁性的G大调“灼烧着松树”。这时可听到杜鹃`斑鸠与雀鸟的啼声,还有微风轻拂的悉悉声,直到北风袭来。第二乐章里,牧羊人在“闪电雷鸣”中惊慌失措,各式各样的昆虫也因为热烈躁动的气氛而“被鼓动得狂乱不安”,这里的音效无懈可击,弦乐低音以非常靠近琴桥的方式演奏颤音以代表雷声,而小提琴伴奏的断续节奏则代表牧羊人的颤抖。终乐章里,暴风雨突至(下行音阶与弦乐的强烈颤音,代表倾盆大雨),冰霰重重的落在熟玉米田里。
《秋天》 是田园式的F大调旋律。第一乐章中,有个农夫唱着歌跳着舞,庆祝丰收,美酒满溢,很快的,这些饮酒狂欢的乡下人便睡着了,他们的“恬静安睡”表现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终乐章描绘的是破晓时分的猎人,从音乐中可以想象到号角声`狗叫声`吆喝声,还有他们追捕猎物时嘈杂零乱的枪声。
《冬天》 变成了荒寂的F小调。根据作曲家的诗看来,第一乐章描绘我们在寒风中打哆嗦(弦乐尖锐`反复的乐音以不和谐的方式相互冲击)与跺脚(是较强有力的段落,乐音明显增强),最缓板中,我们“在火边满足的沉思”,而外头的人早已被结冰的小路上,滑了一跤,又站起身来,忍受着寒风的吹袭。维瓦尔第说“这就是冬天,而冬天的乐趣也就在这里。”
本唱片据说是维瓦尔第《四季》全球销量第一的版本,也是DECCA公司旗下ARGO最佳录音之一。小提琴演奏者阿兰·罗夫黛甜美的音调与准确精湛的技巧,使得这张唱片有上等礼服般的含蓄优雅;还邀得风琴名家西蒙·普雷斯顿助阵,时弹羽管键琴,一时又弹管风琴,内容丰富多彩。古乐器羽管键琴的加入让人惊喜,音色清脆,别具一格。而指挥马里纳与圣马丁学院乐团的密切配合,更是典型的英国风范。1970年的录音,对比明朗,平衡感极佳。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2: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维瓦尔第的吉他协奏曲
编号:434 082-2
CD照片.jpg
    佩佩·罗梅罗(Pepe Romero) 是罗梅罗吉他世家最为杰出的佼佼者。不论是他在吉他表现力上显示出的随心所欲的技巧,还是对作品极具说服力的诠释,都让人叹服不已。在古典吉他领域,他的名字象征着一种高度、一个时代。

[ 本帖最后由 wlx 于 2010-5-3 02:32 A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2: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
编号:455 709-2
CD照片 007.jpg
    亨德尔的《水上音乐》是一部管弦乐组曲,作于1717年。传说是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故称“水上音乐”。《水上音乐》与亨德尔的其他器乐作品相比有很多不同,其中采用大量的铜管乐器便是最突出的特点。因为要在露天表演,所以需要整个乐团拥有比较大的音量,因此作曲家刻意增加了铜管乐器的数量,这在当时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创举。在音乐艺术性方面,《水上音乐》曲调新颖,情绪积极、活泼明快,充满着巴洛克宫廷贵族气息。

   《皇家焰火音乐》这套组曲是有历史背景的,17494月份《爱克斯..夏贝尔和约》在伦敦签署,标志着“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结束。英国皇室准备用一场焰火晚会来庆祝和平,而亨德尔则受命为焰火表演创作背景音乐。4月下旬,《皇家焰火音乐》首演于伦敦渥哈尔花园,亨德尔亲自担任指挥,而后曲目引起极大轰动,一举获得成功。虽然那场焰火晚会搞得很糟糕——燃放烟火时居然发生了火星飞溅而引发火灾,烧掉帐蓬的意外事件,但《皇家焰火音乐》却永久地流传下来。


[ 本帖最后由 wlx 于 2010-5-3 02:25 A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2: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亨德尔的大协奏曲
编号:458 817-2
CD照片 008.jpg
    亨德尔的大协奏曲更多倾向於意大利风格,因为作曲家十分欣赏其中的对比思想。这种对比体现在一组2-4件的独奏乐器(通常是两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与整个乐团的音色形成对比,同时配以大健琴,营造出丰富透明的色调。在Op.6这套作品中,亨德尔流露出他个人内心世界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同时又借优美而明亮的旋律,将自己对於大自然万物的美好嚮往与歌颂表达出来。这12首协奏曲每曲由3-6个乐章所构成,每一首作品又有自己独到的风格与特色,譬如:No.1庄严而雄伟;No.2透出田园牧歌气息,No.3充满悲剧色彩;No.12则显出安宁与和谐。其中尤以No.2以及No.6最为著名,也最常被上演。每个乐章的曲式也是丰富多样的,从典型的舞曲到笨重的赋格,有明快悠扬的快板,也有忧鬱感伤的片断。评论家们将这些作品的高度艺术性讚誉为「即兴创作的巔峰」,而对於普通入门者而言,亨德尔的这套大协奏曲也堪称巴洛克音乐的入门佳选。


亨德尔等竖琴协奏曲
编号:425 723-2
CD照片 027.jpg
    竖琴这一古老的乐器始终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典雅之美,其音色平和、舒缓却又极富底蕴。数百年来,竖琴虽然在交响乐团中一直扮演着配角,但是以它为主角的古典音乐却往往令听众如痴如醉。这张由DECCA公司出品的《竖琴协奏曲集》荟萃了Handel、Boieldieu、Dittersdorf、Mozart、Beethoven等名家的竖琴音乐作品,由罗伯莱斯(Marisa Robles)担任竖琴独奏、布朗(Iona Brown)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协奏。唱片中的前三轨是巴洛克大师亨德尔的《竖琴协奏曲 Op.4 No.6》,也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竖琴协奏曲作品,事实上这部作品和《Op.4 No.5》一起均改写自亨德尔同编号的《管风琴协奏曲》,而将竖琴作为主奏乐器后,显然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感觉,优雅、明快是这部作品的特点。整张唱片无论是演奏还是录音都是极其优秀的,企鹅评荐给予了三星带花的最高评价。




[ 本帖最后由 wlx 于 2010-5-3 08:05 PM 编辑 ]
发表于 2010-5-3 08: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lx 于 2010-5-3 02:07 AM 发表
维瓦尔第的吉他协奏曲
编号:434 082-2
8180
    佩佩·罗梅罗(Pepe Romero) 是罗梅罗吉他世家最为杰出的佼佼者。不论是他在吉他表现力上显示出的随心所欲的技巧,还是对作品极具说服力的诠释,都让人叹服不已。在 ...

我特别喜欢维瓦尔第的吉他协奏曲。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5: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维瓦尔第:长笛协奏曲集
编号:3 47212 2

CD照片 021.jpg
    帕胡德(Emmanuel Pahud)于1970127日生于瑞士日内瓦,从六岁起开始学习音乐,1990年自巴黎音乐学院毕业,之后继续从师 Aurele Nicolet。他在许多重要竞赛中夺得过奖,如1992年日内瓦、1989Kobe1988Dunio的国际音乐竞赛中,在十二个奖项中就拿下了八项。他并得到瑞士法语社区电台奖的独奏奖,以及欧洲会议的Juvnetus奖。此外,他也荣获曼纽因基金会(Yehudi Menuhin Foundation)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音乐家论坛的桂冠。
    帕胡德在年轻时候就已在许多的长笛大赛中脱颖而出,在二十二岁时进入了乐坛两大指针之一的柏林爱乐。二十三岁时被指挥阿巴多提携为乐团长笛首席。1998年及1999年之间,他参与维也纳室内乐团、苏黎士室内乐团、布达佩斯音乐节及东京交响乐团的演出,他并与钢琴家Eric Le Sage在远东、柏林、哥本哈根、法国及瑞士共同演出。此外,他亦在许多欧洲及美国的室内乐团演出。1999年至2000年,在柏林爱乐、巴尔的摩交响乐团、伦敦爱乐等均有演出。
       2001年,欧洲圣城音乐会中他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莫扎特D大调协奏曲,已成为当今世界古典音乐演奏的典范。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5: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编号:BVCC-7901-02
CD照片 005.jpg
    巴赫的管弦乐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部《勃兰登堡协奏曲》,这部协奏曲一共6首,编号BWV1046-1051。这6首著名的协奏曲,一般认为是为当时的勃兰登堡大公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而作,据德国音乐学家海因里希·贝塞勒(Heinrich Besseler)严格的考证,它们实际是为当时克滕的青年王子利奥波德而作,利奥波德会多种乐器,是一位高水平的音乐爱好者。1718─1719年冬,巴赫从克滕到柏林,曾为勃兰登堡大公演出,大公叫巴赫送一些作品给他,巴赫从他在克滕创作的作品中选了这6首协奏曲,抄完加上献词献给了大公。这6首协奏曲本不是一套,各首需要的乐器组合不同,所以巴赫对它们所起的标题是《6首不同乐器的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巴赫使用了当时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当时大公的音乐班子只有6位乐手,而这些协奏曲中即使配器最少的第六首也需要7件乐器,根本无法演奏,结果这些作品就在大公的收藏室内高阁了13年。大公去世后,召集的乐手解散,不用的乐谱以一部协奏曲48个分尼的废纸价格卖掉。幸运的是这些协奏曲被巴赫的弟子、当时著名的作曲教师奇伦贝格买去,他又把它们送给了他的弟子、普鲁士亚马利亚公爵之女。这位公爵之女就是腓特烈大帝的妹妹,这些手稿才得以保存。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5: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编号:7 49483 2
CD照片 003.jpg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被称为小提琴的《旧约圣经》,它也是小提琴家的试金石,可以这样说:能在这部作品上取得公认成就者,好比登山者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可以名列殿堂级大师而无愧于"伟大"的称号。
    巴赫也许是试图让一把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声音尽其最大可能自由翱翔,他因此而给予我们无数条变幻莫测的旋律线及其节奏。当然巴赫那时的音乐,在旋律声部的底下,往往是有一个低声部的,不过这一点,巴赫在此往往却要让独奏小提琴来单独承担,他要使我们在聆听时接的这两个声部为依托的,虽然其实他们并不同步。在巴赫这里,独奏小提琴的精神一直处于一个坚实有力的依托之上,他的尽情发挥就一直是充实无比的,决无因为感觉到遗世独立而神凄情伤,它涉足的每一处都可以辟出一个新世界、新天地。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l001—1006,大约于1720年作于德国的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颠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3-28 07:54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