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帖子想了解各位兄台对解析力的见解,干脆来个连环炮,这次也想听听各位兄台对系统感染力的看法
我认识的几个朋友都认为有温暖音色和饱满中频的系统较具音乐味,所以感染力更好。但也有朋友认为有好的解析力和质感更能提供好的感染力,理由是歌者的每一处运气吐字与感情投入都历历在目,从高旷激昂气吞山河到约有约无耳边细诉,能让人不自觉地眼中含泪,这不叫强力胶般的感染力叫什么
听上世纪60年代萧邦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音和80年代珀尔曼的卡门小提琴是两种不同的感受。萧邦的钢协只要能把钢琴与伴奏(特别是弦乐组)以一个和谐合理的比例交待出来,你会慢慢走进音乐之中忘了音响。珀尔曼的小提琴听似波澜不惊,但却有着渐渐带你走进音乐的魔力。这又是感染力的另一种境界。
这时候的音响系统仅仅只是欣赏音乐的工具。 |